红色法治薪火 赋能老区振兴发展
巴中,这片浸润着革命热血的土地,曾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和首府。恩阳革命法庭的木槌声、川陕省苏维埃政府《劳动法》的木刻版、遍布山野的红军纪律石刻……这些珍贵的红色法治遗存,不仅是历史的回响,更是巴中法治建设的精神源泉。近年来,巴中市各政法单位深挖红色法治基因,
巴中,这片浸润着革命热血的土地,曾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和首府。恩阳革命法庭的木槌声、川陕省苏维埃政府《劳动法》的木刻版、遍布山野的红军纪律石刻……这些珍贵的红色法治遗存,不仅是历史的回响,更是巴中法治建设的精神源泉。近年来,巴中市各政法单位深挖红色法治基因,
此枚铜币为清代户部丙午年(1906年)铸造的“当二文”面值样币,直径约17毫米,重2.5克,采用黄铜材质。正面中央以楷书镌刻“大清铜币”四字,外缘环绕满文“大清铜币”字样,上下分列干支纪年“丙午”与面值“当制钱二文”,左右两侧铸“户部”二字,体现其中央铸币权威
民国五年嘉禾壹分铜币,铸造于1916年,是民国初期货币制度变革的见证者。该币正反面特征鲜明,正面中央穿孔,外圆内方,两侧铸“壹分”字样,上方环列“中华民国五年”,下方标注“每一百枚当一圆”,字体清晰,笔画流畅。背面则饰以两株嘉禾图案,环绕中心穿孔,寓意丰收与繁
1933年川陕省苏维埃政府造币厂造二百文铜币,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在川陕革命根据地铸造的重要货币。该币正反面设计独特,正面中心圆内有横排左读“200”字样,外环上方弧形排列隶书右读“川陕省苏维埃”,下方弧形排列楷体左读“二百文”,两侧右“铜”左“币”对称排